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首船南非饲料玉米抵达我国港口 发布时间:2023-05-05

       5月4日,一艘来自南非的货轮,满载着5.3万吨饲料玉米抵达广东麻涌港。这批玉米由中粮集团进口,经严格检验检疫后,将快速供应给国内饲料企业。

 


       这是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是我国与南非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新成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合作开辟了互利共赢新空间。

 


玉米供应链“全球拼图”持续完善

 


       玉米是南非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产值约占全部农作物的40%,南非玉米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十。南非生产的饲料级黄玉米,水分低、杂质低,品质优良,是全球高品质饲料玉米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中粮集团着力开辟南非玉米进口渠道,凭借多年布局南非市场形成的属地化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极与南非政府部门沟通,终于打开了南非玉米输华的大门。2019年,中粮集团率先开展南非食用级白玉米集装箱进口业务;2022年以来,密切跟踪国际和南非玉米市场形势,成功推动南非饲料级黄玉米的散船进口。

 


       中粮国际玉米业务负责人范珍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南非玉米产地监测和市场研判,努力扩大采购规模,探索常态化散船进口南非玉米。

 


       中粮贸易玉米业务负责人马同超表示,将品质优良的南非玉米引入国内,既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用料选择,又可以通过国际农业合作推动南非玉米产业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凭借日益增长的国际化、市场化能力,已经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从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来看,中粮集团继今年1月打通巴西玉米输华通道后,此次再次开辟了南非玉米输华通道。推动形成美国、黑海等北半球玉米主产国和主产区与南美、南非等南半球玉米主产国和主产区互为补充的流通格局,有利于进一步平衡全球季节性、区域性供给波动,既能更好服务中国客户,又有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系统。

 


探索“一带一路”农业互利合作新模式

 


       中国与南非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南非是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第一个非洲国家。南非气候类型、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类丰富,农业是南非重要的经济支柱。加强与南非的农业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为中南经贸关系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作为中国最大、“走出去”最早的全产业链农粮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坚持长期在南非深耕市场、深化合作,已成为南非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加工贸易综合国际粮商,业务涉及农业种植、粮源采购、存储和分销,农业种植、贸易、压榨规模均处于首位。

 


       中粮集团通过遍及全球的粮食贸易网络连接南非和全球市场,为南非粮食贸易提供稳定预期,有利于南非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资源潜力得到更好发挥。

 


       针对当地异常天气频发、农民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中粮集团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性与南非农场达成系统性合作,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粮集团与当地农场签约,在种植、采购、加工、贸易、物流等全流程各环节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以全产业链赋能南非农场和农民,同时,南非农场签约成为公司长期的农产品供应商,通过收益和风险共享机制,农民和公司形成了共同体,实现了双赢。目前,此模式已拓展至南非43个农场,签约农场总面积超过7万公顷,中粮集团也成为深受当地农民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粮集团还在南非开展大豆压榨业务,位于斯坦德顿的大豆压榨厂是南非最大的粮油压榨厂,压榨能力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5%,为当地提供了近300个就业岗位。中粮集团通过签约的农场和压榨厂向当地市场提供粮食、豆油和豆粕等产品,已成为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重要供应商。

 


       近年来,中粮集团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发展全球业务,立足沿线资源禀赋与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合作、提供支持。在与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过程中,除进口其优质农产品外,还为其提供农业科技指导、农业资源支持等,帮助当地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加工产能的增加、农民收益的提高,赢得了普遍赞誉。

 


       中粮集团表示,作为全球农粮产业链的深度参与者、畅通全球农粮供应链的坚定推动者,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优势,坚持互利共赢理念,追求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拓展国际农业合作新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