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新社:农业“破圈”夯实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发布时间:2023-07-03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陈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好端稳中国饭碗,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官方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农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中国将如何建立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探索农业“破圈”之策?
 
  对于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现代化的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已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补齐“三农”短板。
 
  民以食为天,除了“三农”本身的需要,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确保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以前只需要吃粮食“填饱肚子”,现在只吃粮食不够了,还需要肉、蛋、奶等高质量、多元化的食物来源。因此,要满足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必须要构建适应新需要的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使中国有限的农业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2021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更高级的阶段。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强国”,就是旨在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三农”迈上新台阶。
 
  对于如何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家表示,科技和创新是最重要的驱动力。
 
  韩文秀表示,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要深度融合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在科技支撑有力、设施装备先进、经营管理高效上下更大功夫,努力实现生产设施化、服务社会化、产业融合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要大力发展生物合成、“农业工厂”等农业新形态。
 
  孔祥智表示,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依靠三个关键点。
 
  一是机械化装备化,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靠天吃饭”的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装备化水平。
 
  二是科技良种化,中国小麦、水稻两大主粮的良种水平在全球居前,但是玉米、大豆单产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生猪、牛肉等畜种也高度依赖国外,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提升良种水平。
 
  三是信息智能化,中国农业信息技术水平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应推动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天气监测系统帮助解决农业灾害问题。
 
  此外,他指出,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经营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要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效率,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根本途径,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
 
  市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中国农业企业在推进市场的过程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58岁的刘成圣是山东沂蒙革命老区费县武家汇村的花生种植大户和技术能手,他已经种植花生近40年,2022年,刘成圣种植了花生新品种“沂蒙特种花生”,同以往的品种对比,增产了30%左右。
 
  据了解,费县是全国油料百强县,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但山连山、崮连崮的地理环境阻碍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粮集团与费县结对共建4000亩花生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同时与山东省农科院等机构培育出新品种花生“沂蒙特种花生”。初期室验表明,其口感比普通花生米香甜,营养价值丰富。刘成圣说,沂蒙特种花生生长周期短,抗环境性强,产量高,每亩地实现增收1000余元人民币。(完)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