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总台中国之声:我国首单“零毁林”大豆抵港 订单释放怎样的积极信号? 发布时间:2024-06-01

       一艘装载有巴西大豆的货轮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昨天(31日)16点30分,自巴西的巴卡雷纳港,运抵中国天津港。船上装载的是经认证的“零毁林”巴西大豆,这也代表着中国首单“零毁林”巴西大豆订单成功交付。什么是“零毁林”大豆?这笔订单,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释放了中国市场的哪些积极信号?

 

什么是“零毁林”大豆?

 

       31日晚8点多,载有“零毁林”巴西大豆的货轮经过中国海关一系列检验检疫抽查后,货轮上的黄色旗帜缓缓降下,中国首单“零毁林”巴西大豆正式开始卸船。

 

        什么是“零毁林”大豆?这就要说到“零毁林”的理念,这主要是源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2030年实现全球森林零毁林”的发展目标,意在向全球 呼吁保护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与地球生态系统。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自然倡议总负责人朱春全:如果这个大豆是在把热带雨林砍伐之后的土地上种植的,这样的话它就会增加很多的碳排放,也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森林生态系统。那我们拒绝买毁林的大豆,实际上是对国际义务的一种承诺。

 

       有调查显示,全球森林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遭到砍伐和退化,造成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丧失。全球毁林面积近90%源自农业用地扩张,用以生产牛制品、木材、棕榈油、大豆、可可和咖啡等商品。再来看巴西,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牛牧场和大豆种植的扩张,巴西数百万公顷森林随之消失。这个问题在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和巴西第二大生态区塞拉多草原尤为严重。可喜的是,自2006 年各方签署《亚马逊大豆采购禁令》(Amazon Soy Moratorium)以来,亚马逊雨林地区毁林问题得到了逐渐缓解。作为购买方,中粮国际巴西粮油商业总监殷晓超说,这将是一件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好事。

 

       殷晓超:毁林的影响可能是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才会体现出来的。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有很好的环境,这是我们必须实践的标准。

 

如何严控大豆“零毁林”?

 

       简单说,“零毁林”大豆,就是大豆种植地不涉及任何毁林或植被破坏情况而生产出的大豆。殷晓超介绍,合同签署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按照标准在当地寻找合适的粮源,并对采购来的大豆进行内外部认证,确保相关产品完全不涉及毁林或者植被破坏问题。

 

       殷晓超:运用先进手段监控是否发生毁林,需要我们和卫星图像分析公司进行合作,监测农田边界的变化,还需要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合作出具证书,以确保零毁林大豆全程可溯源。

 

       这笔订单由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和蒙牛集团旗下现代牧业,在2023年11 月举行的第六届进博会上签署,也是中国首单“零毁林”大豆进口。殷晓超说,这单大豆从签署前的标准制定,到寻找符合标准的大豆,直至今年4月正式装船,经历了复杂的过程,然而这也为接下来的“零毁林”大豆的进口积攒了经验。

 

       殷晓超:5月18日,中粮国际在阿根廷的首船零毁林豆粕也启航去欧盟了,他们也是借鉴了我们这船“零毁林”巴西大豆的交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这艘船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终于顺利完成交付。塘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副书记、政委 李万淼介绍,为全力保障载运本批“零毁林”巴西大豆船只入境更加安全、顺畅、高效,检查站优化警务模式和手续办理流程,开辟了重要民生物资专用绿色通道。

 

       李万淼:去年我们建成了锚地预警监管系统,设置了7个监管点位。这次为了保证船舶在航道航行安全,我们也启用了这个系统,并且实施全覆盖地面巡查加全时段视频监控的工作模式,并在船舶靠港期间增派警力,联合码头调度,全程进行监护疏导和作业安全的提示。

 

进口“零毁林”大豆是我国践行大国责任的真实体现

 

       “零毁林”大豆贸易的背后,是全球农粮系统响应“零毁林”目标,保护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与地球生态系统而采取的行动。通过贸易和市场的手段,来有效遏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森林砍伐和植被破坏的问题。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这笔大豆订单具有里程碑意义,向全球市场展现了中国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这笔订单的顺利交付,也为全球农粮企业与中国市场开展类似的可持续农产品贸易铺平了道路,有助于推动农粮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朱春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能够承担起国际上的义务,这也是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包括气候变化框架下的144个国家签署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以及中欧、中美、中国—巴西等多边、双边的倡议的非常重要的承诺。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