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2016年中粮集团增强全球粮源掌控加速境内外资产整合 发布时间:2016-06-15
2014年中粮集团收购尼德拉农业和来宝农业后,2016年3月,中粮国际收购来宝集团持有的来宝农业49%股份顺利完成交易,来宝农业成为中粮国际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中粮农业。2016年6月1日,尼德拉农业更换CEO,进一步提升贸易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和公司治理。
 
中粮集团进一步加强了对境外收购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在推动境内外业务协同、改善境外企业经营业绩、加快中粮集团农粮板块重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一是增强粮源掌控,推进“一带一路”和粮食安全战略。中粮集团“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内农产品加工量达到7500万吨,海外粮源掌控量达到5000万吨。收购中粮农业和尼德拉后,中粮全力支持两家海外公司加强区域布局和发展业务。通过投资罗马尼亚、乌克兰的码头资产,中粮在黑海地区的影响力获得提升,出口能力增加了650万吨,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粮食安全战略。
 
尼德拉公司全资收购罗马尼亚Constanta港设备最先进、效率最高的粮食出口码头--USA/USC码头,并依托该码头的出口优势,在包括罗马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在内的黑海地区,向农户或者与经纪人合作收购玉米、小麦、大麦和油菜籽,通过水路、火车或卡车运送至Constanta港口,出口至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2015年尼德拉在黑海地区的出口量超过400万吨,创历史新高,并首次成为罗马尼亚最大的粮食出口商。
中粮农业在乌克兰投资7500万美元建设的DSSC码头正式投产。这是中国在乌克兰物流开发方面最大的投资,为周边国家粮食物流体系打造出重要的支点。该码头位于尼古拉耶夫海运商业港,由中粮农业全资持有和运营,出口经营品种为玉米。码头总吞吐量为250万吨/年,仓储能力14.3万吨。DSSC码头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乌克兰最先进的农产品中转设施。
 
二是推进境内外业务整合,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进既有农粮业务和中粮农业、尼德拉农业业务对接整合,境内外协同范围不断扩大,协同规模快速提升,协同效果初显。目前,境内外业务协同涵盖了小麦、玉米、高粱、大麦、DDGS、大豆、油菜籽、植物油、食糖共9大品类,采购范围涉及到北美、南美、澳洲、乌克兰等全球主要产区。
 
从2014年11月15至2015年12月底,中粮集团既有农粮业务累计从中粮农业和尼德拉农业协同采购的粮油谷物和食糖 998.3 万吨,协同比例从不到20%提升到了71%。其中,大豆协同量578万吨,协同比例92%;玉米协同量138万吨,协同比例82%;食糖协同量74万吨,协同比例65%。除此之外,中国粮油生化能源事业部与中粮农业乙醇合作也取得突破, 实现了巴西乙醇首次对中国出口,业务规模约占中国2015年进口总量的31%。
 
2016年3月15日,中粮已经全面实施境内外采购一体化。全年预计采购量1,473万吨。今年1-4月份,中粮一体化贸易量为408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97%;其中大豆占采购量占74%,达到302万吨。中国市场深耕策略效果显现,中粮统筹国内外市场主力军作用正在做实。
 
三是持续改善境外企业经营业绩,打响提质增效攻坚战。中粮集团全资并购中粮农业后,逐步搭建并完善管理层团队,CEO、粮油业务负责人,糖资产负责人,南美地区负责人,首席信息官,集团法务总监,以及各产品线的高级交易员,均已在2015年逐步到位。在新的管理团队带领下,中粮农业专注于提高实物贸易利润,全力满足中粮采购需求。
 
本年度,中粮农业充分发挥在粮源掌控市场的议价能力及贸易头寸方向判断能力,贸易业务在一季度成功扭亏。中粮农业1-4月税前亏损8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38亿美元,运营业绩大幅提升。其中,粮油业务实现扭亏,税前利润2,180万美元,业绩表现较好。糖资产业务扭亏措施进展顺利,较去年同期减亏3,330万美元。软商品业务按照管理层预计在4月实现盈利并抵消第一季度亏损,1-4月基本接近盈亏平衡。
 
目前,中粮海外粮源掌控量在3500万吨左右,与“十三五”规划目标5000万吨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随着对中国市场的深耕,未来海外粮食需求量可能进一步扩大。从整体布局看,“走出去”战略实施后,中粮的海外资产集中在南美和东欧地区,在北美、澳洲等全球重要优势产区缺乏收储能力,通过第三方采购降低了贸易业务利润率。下一步,中粮集团将充分利用大宗农产品仍处于周期性低谷、有利于优化布局的良好时机,对重点项目进行持续跟踪,争取实现在北美和澳洲的布局突破。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