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国资报告:共好“一带一路”——国资国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纪实 发布时间:2023-10-19
       2023年9月17日,当地时间21时,由国家电投投资建设的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二期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运行。这座总容量高达206兆瓦的风电场一举刷新其自身保持的中亚最大风电场纪录。41台由浙江省属国企运达研制的5兆瓦风机迎风飞舞,清洁电力沿着高架的电网点亮50公里之外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璀璨的夜空。
 
       正当中国电力企业携手推动中亚国家迈向碳中和之时,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仿佛一条大动脉,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能源保供输血。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敲开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国门,再顺着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的西气东输工程,奔向全国三分之二区域、近5亿人的屋内灶台。
 
       “新能源西进,油气东输”,两千年前“丝绸西去,宝马东来”的丝绸之路经典共好模式发展出了新时代的翻版。
 
       “共好”一词源自闽南语,经由美国印第安人从松鼠、海獭、大雁等动物中得到的启发而形成一种新阐释,并迅速风靡于企业管理界。这个概念可以简单概括为“你好,我好,大家好”,即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工作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
 
       大道同行,美美与共,共好精神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初衷不谋而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一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与积极响应。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作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主力军,十年来,国资国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贡献重要力量。
 
       国资国企践行共好理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央企、地方国企、民企之间,或是横向组团,或是纵向共链,或是软硬相成,在携手出海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另一方面,国资国企将ESG理念与中国传统“和”文化相结合,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从而使国家收获友谊、企业收获美誉、员工收获幸福。
 
丝路十年
 
       柏拉图的《理想国》开篇,苏格拉底在比雷埃夫斯港与人探讨何为正义。如今,中国远洋海运则在海边的比雷埃夫斯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命题写下来自中国央企的时代注脚。
 
       中国远洋海运于2016年收购比雷埃夫斯港港务局67%股权并接手港务局经营。此前,该公司曾于2008年与希腊方面签署特许经营权协议,2010年接管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十余年来,中国远洋海运持续投资数亿欧元开展港口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如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地中海第一、欧洲第四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共同参观比雷埃夫斯港项目时说:“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而是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
 
       ——过去十年,国资国企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努力建设了一批由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
 
       除比雷埃夫斯港外,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塔吉克斯坦时,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共同出席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境内段开工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D四条管线先后由中国石油和新成立的国家管网集团主导建设与运营,中交集团参与建设。
 
       同月,习近平主席与时任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一道出席了科伦坡港口城开工仪式。科伦坡港口城由中交集团旗下中国港湾承建,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投资的集填海造地、土地开发、基建配套、城市运营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今年4月,招商局集团又与斯里兰卡相关方正式签约,共建南亚区域现代化多功能物流中心。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巴基斯坦。访问期间两国政府签署51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确定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四大重点的“1+4”合作布局。中交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上海电气等国资国企共同推动走廊建设和巴基斯坦发展驶入快车道。
 
       同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陪同下参观了中白工业园。该项目由国机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共同开发建设,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电科、潍柴集团等国资国企在内的一百多家中外企业入驻,是中国在海外开发面积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经贸合作区。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延布炼厂由中国石化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建设,是我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
 
       同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塞尔维亚时,由时任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总理武契奇陪同参观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此前两个月,河北省属国企河钢集团刚刚以4600万欧元收购了当时连续7年亏损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后者曾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钢铁厂,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河钢集团接手后,该公司短短一年便扭亏为盈,两年后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企业。
 
       2019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见证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双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赢的典范。该项目先后由中国石油和新成立的国家管网集团参与建设与运营。
 
       2021年5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两大项目由中核集团参建。
 
       同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中国通号、中国中车等央企参与中老铁路建设。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巴厘岛同印尼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也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该项目于今年9月7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中国通号、中国中车等央企参与建设。
 
       此外,由习近平主席见证签约,中国建筑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中国能建参建的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吉赛水电站、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在江苏东台共建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等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
 
       河南郑州国际陆港、重庆果园港、广西北部湾港、天津港、浙江宁波舟山港、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等中国境内由国资国企建设运营的陆海枢纽,也牢记习近平主席考察时的嘱托,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过去十年,国资国企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力保障了国家战略安全。
 
       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过去十年,国资国企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源资源、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枢纽及远洋运输等领域布局,增强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以期筑牢“防”的底线、提升“稳”的能力,关键时刻发挥好兜底托底作用。
 
       能源领域,国资国企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中国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纷纷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业务合作,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障石油天然气供给。
 
       国家管网集团则建设运营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数条重要的能源进口通道。
 
       资源领域,国资国企分头行动,多点布局,面向全球配置资源。
 
       中国五矿作为我国金属资源保障主力军之一,所经营的金属品种覆盖我国战略性矿种目录的70%以上,钨、晶质石墨、铋资源量位居全球前列,铜、锌、铅、锑等资源量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公司所属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澳大利亚杜加尔河锌矿、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及柿竹园等世界级在产矿山运营稳定。
 
       中国诚通旗下诚通国贸成立于2013年。十年来,该公司聚焦国内稀缺矿产资源进口,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2022年,该公司进口铬矿120万吨,国内市场占比近10%,位列我国铬矿进口企业第二。
 
       中铝集团将“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先进高端材料保障主力军”作为其战略定位之一。该公司瞄准铝和铜两种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建成了一批世界级矿产资源项目,形成了多个集群式产业基地。其中中铝几内亚博法铝土矿项目保有可开发资源量约17.5亿吨,可持续开采长达60年。
 
       同样瞄准铜矿的还有紫金矿业。该公司是福建省上杭县县属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企业。过去十年间,该公司收购了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和博尔铜矿等一批世界级矿山。2022年,紫金矿业矿产铜86万吨,居全球第九位;截至2022年底,保有铜资源量7372万吨,全球排名第七,铜资源量相当于中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粮食领域,以大粮商为主、肥料企业为辅,协力夯实保供基础。
 
       中粮集团成为粮食保供的主力军。过去十年,该公司积极推动拓展海外布局,不断提升全球粮油物流仓储能力,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形成了遍及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农产品贸易物流网络,从事谷物、油脂油料、糖、肉、棉花等大宗农产品采购、储存、加工、运输和贸易,在南美、黑海等全球粮食主产区和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其中,粮食总产量占全球约40%的金砖国家是该公司的布局重点。今年1月和5月,巴西和南非玉米输华通道先后打通。2022年3月该公司还成功中标桑托斯STS11项目,并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桑托斯港是拉美最大的港口,桑托斯STS11项目投产后,将成为该港最大的农粮码头之一。
 
       化肥方面,常规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三种,除氮肥受益于煤炭、油气资源的充足供应而产量无忧外,磷肥、钾肥的原材料储量中国相对匮乏。
 
       国投旗下国投矿业一直在海外寻觅优质钾盐资源的投资开发机会。2018年10月,国投矿业收购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约28%股权,后者地处死海南端,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截至目前,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已累计向中国出口钾肥近1000万吨。
 
       中国化学工程旗下中国五环于2022年3月以投资参股方式签约阿尔及利亚矿肥综合体项目,这是阿尔及利亚首个磷酸盐一体化项目。阿尔及利亚磷矿石储量排名世界第三,近年来该国计划大力发展磷肥和磷化工产业。中国五环所参与项目涉及阿尔及利亚东部四省,投产后年产能达540万吨。
 
       ——过去十年,国资国企全面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汽车行业商乘并举加速“出海”。中国一汽在南非投资设厂,该工厂月产量最高超过300辆,所产卡车远销十余个非洲国家,今年一季度一汽卡车在南非市场的终端销量达798辆,首次登顶商用车市场占有率排行榜。广汽集团在中东地区已形成稳定的出口区域市场,并在尼日利亚、突尼斯等非洲国家投资设厂实现本土化生产,马来西亚CKD项目也已正式启动。江汽集团过去十年出口1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出口总量超过66万台,16家海外KD工厂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陕汽集团超21万辆重卡服务11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公司产品在全球多个市场超越欧美主流品牌卡车成为当地首选产品,近万辆重卡奔波在70家中资企业在60个国家的超百个重大项目中。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旗下金龙汽车树立中国客车“出海”标杆,至今已和12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合作渠道,“十三五”期间共出口92202辆客车。山东重工旗下中国重汽深耕中亚市场,其与乌兹别克斯坦最大汽车制造商乌兹别克汽车公司的合资工厂生产的第3000辆中国重汽重卡于今年9月下线。广西玉柴集团过去十年海外累计销量近35万台,其中中亚五国配装玉柴发动机的中国品牌客车占90%以上的份额。
 
       通信行业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中国电信打造两亚(南亚东南亚)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助力“智慧非洲”建设,基于“中巴光缆”服务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联通参与了中缅国际穿境光缆(CMI)、亚欧5号(SMW5)海缆、亚非欧1号(AAE-1)海缆、南大西洋国际海底光缆(SAIL)、亚洲直达(ADC)海缆项目等重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移动持续拓展以“信息高速路(海陆缆资源)”“信息驿站(PoP点)”和“信息集散岛(IDC)”为核心的全球基础设施布局。中国电子旗下中电进出口发力城市安全指挥控制系统,为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安哥拉等国建立安全守护网,其中厄瓜多尔“ECU911”项目被拉丁美洲安全协会评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佳公共安全项目。中国信科以东南亚地区为重点,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该公司中标的印尼国家通信4G村村通项目,将让印尼7900个村庄实现网络覆盖。
 
       能源装备行业聚焦“双碳”目标。东方电气既瞄准高端开展清洁高效水电、火电技术研发,又有限多元发力核电、风电、光伏等领域,在水电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其为法国电力集团研制的核电低压加热器,实现了中国制造商出口欧洲核电设备零的突破。哈电集团为土耳其泽塔斯三期2×660MW电站、孟加拉巴库275MW电站、印尼万丹1×670MW电站等重点项目提供主机装备。中国电气装备凭借其在输配电产业尤其是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近十年来在上百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接了200多座变电站(所)和6000多公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项目,并在印尼、埃及、马来西亚、印度投资设立4个制造型企业。上海电气开拓海外能源工程,如为“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提供堆内构件,为克罗地亚塞尼风场项目提供39台4兆瓦风机。
 
       旅游行业开创“一带一路”文旅合作新局面。中国旅游集团围绕旅游产业链布局:旅游零售方面,推进东南亚等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免税店项目;旅游目的地方面,聚焦热门旅游目的地和重点边境地区投资建设精品项目,如国家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德天瀑布项目;酒店运营方面,收购英国KG酒店,并借此扩大酒店业务的国际化布局。中国绿发则建设布局全域的新疆华美胜地国际度假区,助推新疆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新高地。
 
携手出海
 
       国资国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便是携手出海。十年来,我国阔步迈向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这为中国企业携手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央企、地方国企、民企之间,或是横向组团,或是纵向共链,或是软硬相成,在携手出海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中老铁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携手出海的典型样本。中老铁路行经云南西部和老挝北部山区,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跨越湄公河等众多水系,桥隧比国内段达到87%,老挝段达到62.7%,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中国中铁作为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力军,负责全线勘察设计、全线电气化施工全线铺轨以及关键性工程建设任务。
 
       横向组团上,交通施工中:中国中铁与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强强联合,承建了全程167座隧道、301座桥梁、21座站房,并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华侨城集团则承建了站前雨林广场。信息建设中:中国铁塔云南省分公司牵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央企,建设全长508公里的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实现了4G信号全覆盖,部分区域还能享受5G信号。能源保障中: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与老中电力投资公司投资建设运维了长约936公里的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老中电力投资公司由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组建。
 
       纵向共链上,交通链:中国中铁等负责铁路工程建设;基建用材由鞍钢、中国建材等企业提供,其中鞍钢供应了包括3万吨钢轨在内的工程用钢,中国建材提供了31 万平方米防水卷材;徐工、柳工等企业提供了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中国中车负责研制复兴号“绿巨人”动车组和“澜沧号”动车组,而车体铝型材则来自忠旺等供应商;中国通号打造的列控车载设备成为中老铁路的“大脑和中枢神经”。信息链:三大通信央企负责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建设,华为等为铁路通信专网提供相应的设备与技术支持。能源链:南方电网参建了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中国电气装备则提供了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铁道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电气设备。
 
       软硬相成上,“硬”的交通网、能源网与“软”的信息网三网融合,用科技打造软硬兼备的创新工程。此外,中咨公司对中老铁路的铁路运量、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多轮专题论证咨询,并参与后期项目建设管理、沿线综合开发规划研究等工作。中国物流集团则针对老挝境内交通设施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中老铁路设计出公路跨境运输和海陆联运两条运输路线,从“软”服务的角度为“硬”基建保障项目施工中的物流运输渠道通畅。
 
       不止是中老铁路,携手出海已成为国资国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主流趋势。
 
       ——横向组团方面,同类型国资国企通力合作,共建国际化经营联合体。
 
       2019年5月,安徽省属国企江汽集团与央企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中机公司联合收购哈萨克斯坦阿鲁尔(Allur)汽车工业集团51%股权,成为这家哈萨克斯坦最大规模汽车工业集团的控股股东。该项目对接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被两国首脑共同称赞为中哈产能和投资合作的典范。
 
       早在2014年,江汽集团就着手布局哈萨克斯坦等区域国家市场。两年后,江淮汽车哈萨克斯坦工厂项目正式落地。随着项目不断推进,哈萨克斯坦当地汽车产业基础薄弱、对应产业资金缺乏等问题逐步显现。
 
       江汽集团向国内寻求支援,中机公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中机公司是中国主要的国际工程承包和进出口贸易企业之一,汽车营销是其三大业务板块之一。通过彼此间充分沟通和深入挖掘双方潜能,江汽集团与中机公司“抱团”首创了“央企协调平台环境建设 + 地方企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的产能合作模式。
 
       两家企业很快完成了对阿鲁尔集团的收购。2020年、2021年、2022年该公司整车销量分别达3.9万辆、5.6万辆、7万辆;营业收入亦是逐年提升并达到百亿元规模,经营效益也随着业务的扩展得到了大幅提升。
 
       收购阿鲁尔项目是国资国企横向组团的一个缩影。同样的故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轮番上演。
 
       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项目是连接开罗市区与新行政首都、斋月十日城和东部沿线卫星城的重要纽带,也是中埃“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中铁和航空工业成立的联合体承建,项目一、二期线路总长约70公里,共设12座车站、1座车辆段和2座牵引变电所。截至2022年底,该项目一、二期工程已经完成建设并开通商业运营。
 
       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实施的大型轨道交通项目,也是巴基斯坦第一条地铁。该项目由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北方工业与国铁集团联合承建,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2020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后,该项目又由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北方国际与广州地铁集团、巴基斯坦大宇公司组成联合体,承担运维工作。
 
       甘肃省属国企中甘国际与拥有珠海市国资背景的格力电器在安哥拉投资建成空调组装生产厂,采用散件出口、国外组装、产能前移模式,吸引制造业产能走出去,扩大海外市场发展。
 
       ——纵向共链方面,国资国企引领上下游企业“走出去”,打造深度国际化的产业链。
 
       中铝集团所属秘鲁特罗莫克铜矿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在海外从零开始建成的世界级铜矿山,采矿设备和单条选矿生产线处理能力均居世界第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铝集团旗下中铝秘鲁矿业、中铜国贸两家子公司共同组建采购专班,并与首钢秘铁、五矿邦巴斯铜矿等国资国企所属矿山定期交流、全面对标,寻找中国合格供应商。
 
       此前,特罗莫克矿区矿卡用轮胎只有米其林和普利司通两家国际企业能够生产,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应紧张。为保证供应链稳定,中铝秘鲁矿业找到中国民营轮胎企业赛轮集团,后者曾凭借以液体黄金轮胎为核心成果的“橡胶轮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赛轮集团结合矿山需求研发出针对性产品,成功实现矿卡轮胎的国产化“平替”。
 
       除了轮胎,中铝秘鲁矿业还积极寻找润滑油、矿卡用轮辋、车斗、电铲铲斗等多种设备备件的国产替代产品。在采购专班的努力下,中铝秘鲁矿业已遴选出20家中国供应商的22种产品,积极推进技术交流和实验工作。
 
       “如果中国产品的质量得到特罗莫克铜矿项目的认可,那它就具有了大型矿山的使用业绩,开发南美其他大型矿山客户就会容易许多,通过我们的验证就相当于拿到了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中铝秘鲁矿业总经理张旭东说。
 
       与矿产行业相似,能源行业也是国资国企带动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重要领域。
 
       电网领域,我国原创的特高压技术成为中国出口世界的一张新名片。国家电网投建运营的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将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清洁水电,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地输送到东南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核心城市,有力支撑服务了巴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清洁能源低碳转型。该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工程由国家电网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联合中标,二期工程由国家电网独立中标,分别于2017年12月、2019年10月建成投运。该项目所需的换流阀、变压器等关键设备由中国电气装备供货。
 
       发电领域,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已形成比较优势。水电领域,东方电气获得坦桑尼亚朱利诺水电站9台机组研制项目,开创了中国水电设备出口容量新纪录,该水电站由中国电建参建,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坦之间合作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风电领域,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开发商,带动了一批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出海,其中该公司旗下开发商龙源电力和风机商联合动力合作的南非龙源德阿项目,被誉为“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的典范”;而在中国民营企业主导的国际光伏市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国机集团等央企也积极参与海外开发,其光伏电站所需设备则由阳光电源、天合、晶科等企业提供。“多年来,我们先后携手国机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央企,在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央企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在沙特等多个国家成为光储市占率第一的企业。”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
 
       油气管网领域,能源行业与钢铁行业、交通行业跨界深度融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止于中国上海市,全长8111公里,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智能天然气输送管道。作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核心供应商,鞍钢为该项目所需管线钢全线供货,累计中标量80余万吨。中国中铁则负责施工长江盾构穿越工程,该工程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咽喉”项目。工程所需盾构机亦由中国中铁研制,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小直径(7.95米)常压刀盘盾构机。
 
       基建行业是另一个全产业链出海的代表领域。除中老铁路所代表的铁路领域外,公路与建筑也实现了全产业链出海。
 
       公路领域,以中交集团旗下中国路桥为主力,国资国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建了柬埔寨11号公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KKH高速公路等多项工程。陕汽重卡成为其中多个公路项目建设的主要运力;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企业提供工程机械设备。
 
       建筑领域,中国建筑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虽然70%以上的建筑材料实行属地化采购,但钢结构等核心构件仍需从国内进口,该公司旗下中建钢构负责共计约1.8万吨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和构件制造。中国建材则投建了赞比亚工业园等多个围绕建筑材料上下游建设的产业园项目,其中赞比亚工业园是以水泥为主导产业,以骨料、机制砂、石粉、烧结砖、商混站等为辅的循环经济“迷你工业园”。
 
       ——软硬相成方面,国资国企带动“软”的服务与“硬”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走出去”。
 
       中国中检是央企中一家以“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为主业的综合性质量服务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该公司为企业的对外经贸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其服务网络已覆盖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口岸和货物集散地。
 
       2015年1月,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开始试运行,中国中检成为这个“最复杂”海陆联运项目的指定质检机构。
 
       中国中检首先聚焦质检服务主业。该公司专门成立缅甸公司,集结系统内精兵强将,调动各地技术力量,搭建运营班底。中国中检旗下检验公司与缅甸公司通力协作,凭借专业缜密的质量服务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赢得了项目各方及政府部门的一致认可。针对管道境外段业务突发情况多、外语沟通要求高等业务特点,中国中检协调资深检验、检测人员赶赴缅甸,协助开展管输原油卸船检验工作。对于管道境内段业务,项目团队利用服务中哈原油管道项目经验,梳理细化工作流程,完善风险控制节点,完成从西北阿拉山口到西南瑞丽的技术接力。
 
       同时,中国中检还多措并举,探索“船舶+管线”“跨国+多重检验方式”的最佳服务路径。一方面,该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培训等增值服务;另一方面,该公司帮助项目建设方与检验检疫、海关实现顺畅对接,提升项目通关效率,通关时长降低超过60%。
 
       截至目前,中国中检在中缅原油管道项目上已完成6000余万吨原油的检验鉴定业务,有力保障了西南原油“大动脉”的健康与安全。
 
       此外,中国中检为巴基斯坦塔尔煤田II区块煤电一体化项目的40余种煤田开采设备、30余种火力发电设备及后续增补采购、维修替换各类设备提供质量监督服务。该公司还自2021年起先后与中国五矿、安徽省国贸集团、铜陵有色集团签订海外贸易链一揽子服务项目,其传统业务铜精矿装运前检验,在细分市场上可与其他头部国际公证行匹敌。
 
       以中国中检为代表的服务类国资国企正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迈向世界。
 
       中国诚通于2019年定制了国企“一带一路”指数,并由北京诚旸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发行挂钩ETF产品。四年来,国企“一带一路”指数表现优异,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带一路”概念的风向标指数,累计盘活国有存量股权170亿元,有效促进了中央企业优布局、调结构、降杠杆、增效益,吸引了社会各类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功能作用。
 
       中咨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和中央政府在投资建设领域的重要咨询单位,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从政策研究、规划编制,到境外产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评估,再到项目管理,共完成600余项咨询任务,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中老铁路、亚吉铁路、中白工业园、中巴经济走廊等重大项目都离不开中咨公司的支持。
 
       中汽中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打造汽车产业国际化高端智库和服务平台,牵头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标准对接合作,并为中国车企“走出去”提供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平台。近期该公司又与南宁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南宁)—东盟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就中国与东盟在汽车产业标准、政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建言献策。
 
       广西北部湾港集团在雅万高铁建设期间与鞍钢成立联合工作组,配合后者制定多个海陆运输和装卸方案,合作完成我国首次长定尺钢轨出口,创造了特长钢轨装船出海的历史。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与相关方联合搭建以“电子签名”为核心技术,集身份认证、法人授权、电子凭证、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网站认证、信息加密、时间戳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带一路”电子签署跨境服务平台,从而满足多国的电子签署及验签需求。
 
       携手出海使得中国企业之间实现了“共好”,而和合共生的理念则将这种“共好”进一步推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和合共生
 
       国资国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成效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则是和合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国资国企将ESG理念与中国传统“和”文化相结合,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多个维度,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从而使国家收获友谊、企业收获美誉、员工收获幸福。
 
       ——公司治理角度,国资国企特别重视增强项目所在国外籍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多年以后,吉尔玛依然牢记着2018年6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她成为埃塞俄比亚第一位,也是亚吉铁路上唯一一位女火车司机。亚吉铁路由中国铁建旗下中国土木和中国中铁联合承建并运营,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被誉为埃塞俄比亚的运输生命线。
 
       吉尔玛出生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奥罗米亚州的科费莱小镇。2017年,23岁的她毕业于阿达玛波利技术学院电气/电子设备维修管理专业。报纸上偶然看到的一条招聘广告,为她指明了未来职业道路。她随即于2018年6月加入亚吉铁路,并在电力机车司机岗位接受了为期三年的培训。今年1月,吉尔玛开始独立驾驶HXD1C电力机车。5个月后,她又取得了埃塞俄比亚交通部签发的电力机车司机驾驶执照。
 
       今年7月,吉尔玛远赴8000公里外的河南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综合性强化培训。亚吉铁路运维项目公司分两批次派遣机车司机前往郑州培训。第一批34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司机已经于2020年6月学成返回工作岗位。包括吉尔玛在内的第二批28名学员来自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
 
       “我的职业理想就是做机车司机,亚吉铁路帮助我实现了梦想。每当机车飞驰在高原上,我仿佛插上了翅膀。”吉尔玛说,她还想学习更多铁路的知识,更希望有一天能开上中国高铁列车。
 
       吉尔玛是国资国企进行属地化管理的受益者。属地化管理让数以万计的外籍员工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中国建材旗下中国巨石埃及公司副总经理默罕默德·阿德勒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从参与者、建设者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巨石埃及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埃及制造业领域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填补了非洲玻纤行业技术空白。该公司不断优化埃及员工培养体系,定期开展“传帮带”、拓展活动、技能比武、中层干部在线培训等活动,并组织中国总部技术人员多次奔赴埃及支援、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安排骨干力量赴中国总部学习。目前,巨石埃及本土员工超过2000名,本土化率达到98%以上,中层管理岗位本土化比例超过76%。
 
       华电西港项目是柬埔寨最大的火电项目,该项目建设于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中柬航班熔断,国内焊工、搭架等技术工人无法到达,而柬埔寨当地技术工人欠缺。于是,中国华电先后从邻国越南招进各类技术工人2000多人次,既保障了项目施工需求,又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惠及半径。在招聘越南员工的同时,中国华电还重视培养柬埔寨当地员工,招聘和培养当地电力技术人才60余名,聘用160多名当地后勤服务人员。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该公司多次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全面提升职工技能技术水平。
 
       江苏省属国企中江国际承建了援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该项目聘用赞方员工月均400余人,高峰期达700人,并对参与建设的赞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同时,该公司与当地4家施工企业签订分包合同,并全程指导,大幅度提升了他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在当地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部分施工企业已将业务扩展到周边国家。
 
       ——社会发展角度,国资国企多措并举促进项目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中交集团旗下中国港湾承建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投资的集填海造地、土地开发、基建配套、城市运营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在当地累计采购石料超过500万吨、柴油超过1200万升、水泥超过8万吨、钢筋超过1200吨,为当地供应商提供专业培训超过4000人次,累计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数万个,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供应链升级。该公司还策划“港口城青春力量”高校实习生培训计划和“港口城学习中心”项目,培养和储备港口城未来产业发展的属地人才,带动属地高层次人才升级。
 
       中国港湾在科伦坡港口城建设中打造了系列品牌惠民公关活动。针对周边受影响的渔民开展“渔民改善计划”,累计资金投入约5.5亿卢比,提升了项目周边渔业设施及生活环境,提高渔民收入及幸福感,超过77个渔民协会约1.3万名渔民受益,强化了周边渔民友好关系。“团结接力环岛行”活动穿越斯里兰卡全国9个省、25个地区、1500个村庄,活动影响覆盖率超过1000万人,深化民众对港口城的正确理解,筑牢民意基础。“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抗疫行动,累计捐赠价值7000万卢比物资,获时任斯总统和总理的称赞。此外,该公司还开展了“美丽沙滩”“扶贫工程”“中国书架”“科学绘本”“项目云开放日”等系列活动。
 
       科伦坡港口城折射出国资国企在“走出去”到“融进去”的升维中充分凸显“民心相通”。近年来国资国企的关注点也从大基建项目向“小而美”的民生工程延伸。
 
       国机集团设计并承建的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是老挝规模最大、科室设置最全的综合性医院。该医院建成后,可全天候为老挝人民提供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成为老挝最重要的医学教学基地。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承建的布图卡学园是中国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实施的惠民工程。该项目是一所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综合性学校,可接收3000多名学生。学园占地约5万平方米,除教室和教师公寓外,还有多功能厅、橄榄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而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二局则承建了博茨瓦纳迪卡通大坝输水管线、博茨瓦纳马哈拉佩水厂、肯尼亚BULK供水管线等民生工程。
 
       国家电网旗下中电装备承建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离网光伏电站,成功“点亮”了附近的偏远村落,当地2000多户居民近6000人用上了清洁电力能源。该项目是世界银行“点亮非洲”计划首批示范工程之一,世界银行将以此为模板,持续在埃塞俄比亚其他200余个未通电村庄大力推广。
 
       东方电气承建的马尔代夫柴油机发电及海水淡化项目,不但解决了马尔代夫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同时“余热利用,变废为宝”,额定日产淡水2000吨,能够满足5000—10000人每日消耗淡水需求,有效缓解了马尔代夫淡水供应短缺局面。
 
       新兴际华集团旗下新兴铸管为土耳其—北塞浦路斯供水项目、科威特UAH项目、卡塔尔瓦赫拉和乌凯尔中水项目、沙特阿拉伯吉达地区输水管线项目等供水民生项目提供高品质的管网产品和优质的解决方案,助力缓解中东各国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局面。
 
       除了民生工程的“硬联通”,国资国企还在职业培训、社会福利、文化交流等“软联通”领域下功夫。
 
       航空工业旗下中航国际将职业技能培训扩展到整个社会层面。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ATC)是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及经商处“情系肯尼亚”主题系列的活动之一,由中航国际策划、发起并资助。此项赛事希望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及比赛,提升当地青年人就业技能,促进教学与产业链结合。今年8月举行的第八届ATC共有来自9个非洲国家的83支队伍、332名学员参赛,其中49人获得实习就业机会奖,6位学员更是赢得了来华深造的机会。
 
       中国五矿旗下邦巴斯铜矿兼顾推动秘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该公司通过“影响区域内本地企业发展计划”,与当地供应商和承包商紧密合作,2016年至2022年期间在项目所在地阿普里马克地区的采购额超过14亿索尔,在邻近的库斯科地区的采购额超过3.9亿索尔。为女性群体组织“小企业管理”培训,讲授的课程包括领导力、营销、会计基础等,帮助她们提高管理小企业的能力,开启创业之门。每年举办“充实暑期”项目,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并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其身体素质,培养其积极的生活方式。
 
       中国华能以柬埔寨最大的水电工程——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为纽带,在柬埔寨开展文化融合传播。该公司牵头成立中柬文化交流联盟,并于2021年12月和2023年2月先后举办两届中柬文化交流论坛。借助中柬文化交流联盟框架,中国华能组织在柬埔寨各行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央企业,共同制作《我和我的“铁杆”朋友》中国企业形象宣传影片,讲述央企助力柬埔寨发展的民生故事;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制作并发布系列微纪录片——《我在吴哥修文物》,展现中国文物保护专家、考古工作者、技术人员在吴哥古迹保护中作出的贡献及成果;举办首届中柬“Z世代”青年Vlog大赛、“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花蕊”中国文化培训计划等活动,加强中柬青年群体的文化交流。
 
       河南航投于2013年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后,打造郑卢“空中丝路”,从经贸往来到人文交流,推进中欧两地文化相通、民心相亲。2018年11月,145件河南文物搭乘“空中丝路”抵达卢森堡,“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受到当地观众热捧。疫情期间,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试剂盒等通过郑卢“空中丝路”运送至欧洲及美洲,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环境保护角度,国资国企助力项目所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哈电集团旗下哈电国际承建的哈斯彦电站项目,恰好位于迪拜Jebel Ali野生动物保护区,项目伊始便被阿联酋海洋环境组织紧紧“盯上”。
 
       项目团队立即成立环境法规辨识小组,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作为环境顾问,组织编制了《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哈斯彦电厂项目海洋环境与生态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等。历时3个月,迪拜市政厅环境保护部门最终对实施方案予以批准。
 
       作为中东首个清洁燃煤电站项目,哈斯彦电站采用最先进的燃烧、脱硝、除尘及脱硫技术,保证电厂在将来运行期间排放的粉尘、硫化物及氮氧化物指标优于世界同类型机组,最大程度地履行保护空气和大气的责任。
 
       同时,项目团队还担任起“珊瑚医生”“海龟奶爸”“鱼儿保镖”。哈电国际如期安全地将施工区内的28850株珊瑚移植到适合生长的临近海域,并为珊瑚做一年至少四次的“健康体检”;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鹰嘴海龟繁殖,及时将海龟蛋移到孵化区,待海龟蛋孵化后将海龟放归大海;将施工海域一潟湖里26种2066尾鱼儿放回大海,并日夜采集水质和海洋气象参数,实时监控,保护环境。
 
       “哈斯彦电站采用世界最高的环保标准,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企业海外建设以充分保护属地生态圈环境为前提。”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副经理铁思佳说。
 
       “一带一路”上的国资国企用实际行动回应着铁思佳的宣言。
 
       中国大唐建设柬埔寨斯登沃代水电站时,主动将6公里的引水明渠改为地下涵洞,有效保护原始森林生态,定期为河道补充生态水,维护了当地生态平衡。在印尼苏拉威西省,中国大唐发起附近海域“珊瑚礁修复长期生态保护计划”,并创立基金,引导当地民众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维护海洋生态健康。
 
       国家能源集团建设印尼爪哇7号项目时,策划实施红树林及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保护工程,红树林的面积持续扩大,海域红树林面积由基建期的9公顷扩大到目前的约17公顷,2022年实现补植红树林优势树种近1.2万棵。
 
       矿冶集团立足蒙古国乌兰铅锌矿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开采,在充分研究分析乌兰铅锌矿工程地质环境与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基础上,围绕提高矿山开采的本质安全性,提高回采效率和保护矿山草原生态环境,提出适用于该矿山的充填开采的采矿方案,使乌兰铅锌矿成为蒙古国首个应用充填采矿法开采的地下矿山。
 
       中交集团旗下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内铁路穿越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在调研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和迁移路径的基础上,蒙内铁路全线共设置大型野生动物通道14个、桥梁79座。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方便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通行;线路两侧设置隔离栅栏,防止动物通过,减少动物与列车相撞概率;横跨内罗毕国家公园的特大桥安装声屏障,以降低列车通过时的噪声。
 
下一个十年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大基建到“小而美”,过去十年国资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但我们仍须看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资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尽管道路曲折,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依然光明。如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成为国资国企在下一个十年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必答题。
 
       下一个十年,国资国企要拓宽共享之路。携手出海与和合共生的发展模式提炼出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国企智慧。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未来十年国资国企还需继续兼顾合作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使合作成果福及双方、惠泽各方。
 
       下一个十年,国资国企要夯实绿色之路。未来十年是中国力争实现碳达峰并努力迈向碳中和的十年。“双碳”目标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践行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未来十年国资国企需对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打造绿色、包容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合作平台作用,推动实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下一个十年,国资国企要开辟创新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共建“一带一路”为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的国家平等合理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新契机。未来十年国资国企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国资国企尤其要重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与各方加强在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当我们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的里程碑前,一场热闹的婚礼为下一个十年剪彩。
 
       5年前的冬天,中国中车俄语翻译陈曦在土库曼斯坦执行任务时,遇见了土耳其籍的业主验收工程师Safak Yuce。二人相识、相知、相恋,并于2020年订婚。然而,三年疫情和7000公里的距离,让二人婚礼一再延期。但外界的不可抗力并没有阻止二人团聚的脚步。2022年底,Safak Yuce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加入中国中车旗下株机-MNG公司。该公司由中车株机公司在土耳其与当地企业MNG集团合资设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从此实现在土耳其市场从输出产品到合资建厂、本地化生产的转变。陈曦也因为项目执行来到了土耳其。今年4月29日,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这个平凡的故事里,“共好‘一带一路’”变得直观可感。一叶知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潮流虽有曲折,但终将滚滚向前。
 
       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为共建“一带一路”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国资国企,擘画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下一个十年,我们同样期待在苍茫的大时代下不断涌现出的鲜活的小人物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